為了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銘記奮鬥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從黨的奮鬥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黨支部聯合運動生物力學教研室黨支部於2023年4月16日赴清華園車站舊址和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展“重走趕考之路”主題教育活動。黨支部之間開展聯學共建活動,是實現基層黨組織工作互動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黨建水平的重要方式。通過本次活動廣大黨員加強了黨員意識、提高了黨性覺悟、拓展了黨員義務,大大提升了支部凝聚力和戰鬥力。
本次主題教育活動定位於重走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進京趕考之路”,支部的黨員同誌們沿著“進京趕考之路”首先來到了清華園車站舊址,即進京趕考的第一站。一座火車站,見證了一個偉大時代的開啟🫲🏿。清華園車站始建於1910年,是我國自主勘測、設計✍🏽、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距京城最近的一座火車站🧗🏻。清華園車站為中西合璧式的外廊式單層建築,建築面積290.8平米🐐🛑,坐西朝東🤹🏻📐,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其規模雖小,但候車室、售票室✪、貨運倉庫一應俱全👨❤️👨🙅🏽♀️,車站平面以主入口中心為軸線🥒,兩側對稱,辟庭院,院中有樹,具有典型中式風格🤸🏻♀️。清華園站的站牌由詹天佑親自題寫,匾額嵌於主入口之上,這是詹天佑建造京張鐵路的重要見證。如今👩💻,整條京張鐵路上詹天佑只題寫了三個車站的站牌👩🏻🦲,分別是張家口、居庸關和清華園,張家口的匾額早已失蹤,居庸關的匾額也已遭到破壞➰,現僅存清華園站的站牌還佇立在房頂🙋🏻♂️。清華園車站作為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抵平第一地🫀,無聲地見證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

全體人員參觀清華園車站舊址
沿著“進京趕考之路”🤴🏻,第二站來到了香山革命紀念館。這裏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全國勝利和黨中央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歷史,這裏銘記著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新建成的香山革命紀念館莊重大氣👨🏽🍼,“四梁八柱”的雨棚造型寓意黨中央在香山為新中國搭建四梁八柱。28根廊柱,象征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建立新中國28年的奮鬥歷程。南廣場上矗立著高19.49米的國旗桿,寓意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於1949年。主題展覽《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由“進京‘趕考’”、“進駐香山”、“繼續指揮解放全中國”☂️、“新中國籌建”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5個部分組成🧣。通過800多張圖片、報道、地圖、表格和1200多件實物、文獻和檔案🤚🏼,全景式生動呈現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開啟中國歷史發展新紀元的光輝歷程。激勵我們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全體人員參觀香山革命紀念館
最後,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黨支部書記蘇浩同誌鼓勵全體人員將此次參觀的收獲轉化到日常的教學、科研中去,堅定自身意誌品格🕜📕,增強“使命在肩、奮鬥有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