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4注册運動人體科學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
發文時間:2021-04-02 撰稿人:王榮輝、於亮
專業代碼:040205
意昂4注册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
(從2018級起執行)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運動人體科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國際視野,熟悉運動規律,了解學科前沿,富有創新精神,為繼續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礎,並能勝任運動訓練、健康管理等相關領域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二、畢業要求
1.掌握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知識,以及體育學、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並能將所學知識用於解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及相關領域的現象和問題,了解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國際視野;
2.能夠應用運動人體科學基本原理、方法對運動人體機能評定、運動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運動營養指導、體質與健康評價、運動處方製定進行判斷、分析和研究,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並形成解決方案;
3.能夠恰當使用專業文獻檢索及數理統計工具,對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領域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處理,完成所從事的專業領域任務;
4.能夠使用書面和口頭表達方式與國內外業界同行、社會公眾就運動訓練監控和科學健身等問題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
5.具有團隊協作意識,能夠在運動人體科學學科及多學科團隊活動中發揮個人能力,具有未來從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研究的潛力,並能與其他成員進行協調合作;
6.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意識,具有科研設計、創新創業能力及不斷學習與適應發展的能力;
7.具有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熟悉我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相關領域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倫理意識和實驗動物福利觀念,能夠在本專業領域的實驗、實踐活動中理解並遵守上述規定要求。
三、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一)主幹學科
體育學、生物學、基礎醫學
(二)核心課程
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質測量與評價、統計方法與軟件應用、運動科學研究方法、運動處方的理論與應用、運動與鍛煉心理學。
四、主要實驗/實踐課程、實踐活動
軍事訓練、畢業論文、專業實習、社會調查(誌願服務、體育比賽、學科競賽、社團活動)、創新創業項目(參加學術活動、科研實踐活動、申請專利)等。
五、修業年限、學分和授予學位
(一)修業年限
四年
(二)學分
157學分
(三)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六、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類型、學時和學分分配、開課時間、課外實踐安排等見表1.
七、實踐環節要求
(一)專業素養實踐
1.畢業論文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應在導師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畢業論文答辯通過,準予獲得4學分。論文答辯不通過者,不予獲得學分。允許在畢業後1年之內對論文進行修改,修改後論文評審或答辯通過者,準予獲得4學分。
2.專業實習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需完成專業實習,計6學分。實習時間為第六學期末的7-10月份或第七學期的9-12月份,時長皆為4個月(16周)。實習地點為與意昂4建立合作關系的校外實習基地為主。實習考核成績及格以上者方可獲得專業實習學分。未參加實習(包括中途離開)或實習不及格的學生不能獲得專業實習學分。
(二)社會適應實踐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應參加社會適應實踐等活動。共計3學分。
社會適應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誌願服務、體育比賽、學科競賽、社團活動等,計2學分。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應參加並完成第一至第六學期的《百公裏跑步健身計劃》,計1學分。
(三)創新創業實踐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應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共計2學分。
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包括創新創業項目、參加學術活動、科研實踐活動、申請專利等。
以上內容詳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課外實踐活動說明》。
八、說明
(一)課程安排
1.通識課程:全周期開設。其中,基礎素質課程在第一至第八學期完成;綜合素養課程在第三至第八學期完成。本專業學生須從人文底蘊、終身學習等方面的課程中修滿11學分。學生須在綜合素養模塊修讀計算機應用基礎A(3學分)。
2.專業課程:第一至第六學期開設。其中,學科基礎課程在第一至第三學期完成;專業核心課程在第二至第六學期完成;專業方向課在第二至第六學期完成。本專業學生從第二學期開始需在“基礎研究能力提升”和“訓練監控與科學健身”兩個模塊任選其一修讀不低於16學分,剩余學分可跨模塊選讀。專業方向課程合計選修22學分。
3.實踐環節:全周期開設。其中,專業素養實踐環節在第七至第八學期完成;社會適應實踐環節在第一至第八學期完成;創新創業實踐環節在第三至第七學期完成。
4.國際交流:第三至第八學期開設。本專業學生在第三至第八學期都有機會在外語和學業成績皆達到要求的情況下,被選送參加學校與國外知名院校的合作培養項目,包括“1+2+1”(第1和第4年在本校)、“2+2”(第1和第2年在本校)等雙授學位的項目,並有機會參加國外知名院校的6個月至一年的國際交流項目。
(二)獎勵學分
1.運動等級和裁判等級獎勵
學生在校期間,達到二級以上運動等級可獲獎勵學分。其中二級2學分,一級及以上3學分。同一單項或同類項目以通過的最高運動等級記取一次獎勵學分。
學生在校期間,獲得二級以上裁判等級可獲獎勵學分。其中二級1學分,一級及以上2學分。同一單項或同類項目以通過的最高裁判等級記取一次獎勵學分。
2.學業成果獎勵
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計算機設計比賽、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大學生實驗設計比賽、大學生專業技能比賽等學科競賽,獲省部級三等獎及以上等級,獎勵1學分;獲國家級三等獎及以上等級,獎勵2學分。但同一作品在省部級和國家級比賽分別獲獎時,不重復獎勵學分,以高者計算。
3.科學研究獎勵
學生在校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以意昂4注册為第一作者單位,被SCI數據庫全文收錄1篇論文,獎勵4學分;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每發表1篇論文,或在國際會議或全國一級學會組織的學術會議上每作1次口頭報告,獎勵2學分;在國際會議或全國一級學會組織的學術會議上進行1次墻報交流,或在二級學會組織的學術會議上每作1次口頭報告,獎勵1學分;在國內非核心學術期刊上每發表1篇論文,獎勵0.5學分。
4.其他情況獎勵
學生在校期間,做出其他知識和能力水平方面的突出貢獻,可向意昂4申請獎勵學分。
學生各項獎勵學分總和不得超過4學分。學生獲得的獎勵學分,可依次免修相等學分的綜合素養課。
(三)體質健康標準
學生在校期間,應參加早操、跑步健身等活動,體質健康須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的及格水平,方可畢業。
(四)其他說明
1.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修讀研究生課程,修滿合格可替換專業方向課程學分。
2.允許學生申請免修大學英語課程,具體申請辦法和標準以相應課程教學大綱中的說明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