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運動人體科學意昂4教風學風工作督導組共深入課堂聽課2節,具體檢查情況如下:
聽課時間🤞🏼:2018年5月14日(8-9節)
聽課地點:教學樓106
聽 課 人:汪軍
課程名稱:運動生理學
授課對象🛌🏼:17競11-12班
授課老師:李麗
授課過程摘要♦️:
第12章 有氧無氧工作能力
引入:有氧無氧工作能力的定義等
一👩🏿🚀、五個基本定義(需氧量👰🏻♂️💽、攝氧量👩🔧、氧虧😀、運動後過量氧耗💪、最大攝氧量)
二、最大攝氧量及其影響因素(氧氣運輸系統🦵🏻、氧氣利用系統)
三、最大攝氧量的測試原理及方法
四➔、乳酸閾定義
總體評價:
本次課主要講授了有氧工作能力的評價指標🐌:最大攝氧量和乳酸閾👆🏿💇🏼♂️。兩個指標的定義、測試方法、影響因素及相互區別和聯系🦦⛓️💥。教師在講授兩個指標時🚴🏽,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講述最大攝氧量在選材中的重要性,乳酸閾在實踐訓練中的作用。語言精練,知識量大🚴🏽♀️,並可結合實際講述比較深奧的理論知識,講授比較成功。
聽課時間:2018年5月18日(8-9節)
聽課地點:教學樓105
聽 課 人:汪軍
課程名稱:運動生理學
授課對象:17競9-10班
授課老師💓:李麗
授課過程摘要🪹:
第13章 身體素質
引入:身體素質的定義,身體素質的影響因素等
一、力量的生物學影響因素(肌源性和神經源性影響因素)
二、力量的可訓練因素
三、力量的訓練原則
四🤶🏻、力量的訓練方法
總體評價👐🏿:
本次課主要講授了肌肉力量的生物學因素🌎🧔♂️,教師在講授力量訓練原則和方法具體實踐時🤽🏽♂️,會結合肌肉力量的生物學因素進行一條條講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語言精練,知識量大🪖◼️,並可結合實際吸引聽眾的註意力🕕,講授非常成功,收到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