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聖地 錘煉黨性”延安培訓班系列報道之五——參觀考察楊家嶺革命舊址、抗大紀念館
發文時間🚑:2019-05-22 撰稿人👷🏻♂️:
意昂4招商 - 意昂4招商
5月19日上午,培訓班成員先後參觀了楊家嶺革命舊址和抗大紀念館🧚。
楊家嶺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位於延安城西北2公裏處😐。1938年至1940年以及1942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曾在此領導中國革命。
培訓班首先參觀中央大禮堂——七大會場舊址😶🌫️。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國121萬黨員。“七大”選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從此,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學員聽七大會場舊址講解 七大會場舊址
隨後😮💨,學員們依次參觀了中共中央辦公廳舊址,周恩來🧛🏼♀️🥂、朱德、毛澤東、彭德懷👷🏻、劉少奇等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舊居🧑🦽➡️。毛澤東在此期間領導了延安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製定了度過抗日難關的十大政策🎰,寫下了《青年運動的方向》🛰、《被敵人反對是好事而不是壞事》、《紀念白求恩》、《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整頓黨的作風》等光輝著作。為了克服物質困難,他以身作則👴🏻,開荒種地👨🏼🔧,園區內還有主席耕種過的菜地。毛主席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無不深深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學員🗺,並將這一精神牢記於心🤳🏼。


師生參觀中共中央領導舊居
走出劉少奇同誌的舊居🏌🏽♂️,沿著一條小路往下走便可以看到一個小石桌📟🫷🏿。世人知曉的是1946年8月➞,毛澤東在楊家嶺窯洞前的小石桌旁🦹🏽♀️🧚🏿♂️,會見了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針對當時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師生聽石桌舊址講解
結束楊家嶺革命舊址參觀後,培訓班一行人驅車前往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舊址。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於1936年6月1日在陜北瓦窯堡創建🧑🏼🦳。1937年初,“紅大”隨黨中央機關遷到延安,更名為“抗大”🔱,毛澤東任學校教育委員會主席🎼,林彪任校長,羅瑞卿任副校長😖。抗大建校之初,毛澤東親自為抗大製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


抗大紀念館正門 師生觀看抗大教材
抗大學生的學習氛圍濃厚👨👨👧👧,當時教學條件簡陋,課堂常常在行軍途中或是在樹蔭下進行🩷,每位學生都背了一個行軍教學板,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寫在上面,放在後背上,讓身後的同學也能一起學習🔹。還有一段有趣的打油詩記錄當時的場景,“認字就在背包上,寫字就在大地上,課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蓋上”⭕️。


抗大學生背行軍教學板的場景復原 紅大舊址景觀

師生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合影留念

師生在抗大紀念館合影留念